2022年已接近尾聲。這一年,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,時代之變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,大國博弈、經濟復蘇、氣候變化、全球治理等方面均面臨嚴峻挑戰。這場變局不限于一時一事、一國一域,非洲大陸也在時代的裹挾下經歷了極端天氣、戰亂沖突、糧食安全、人道主義危機等多重考驗。
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非洲總站年終特稿《“非”說不可2022》將為您梳理2022年非洲大陸經歷的主要大事,并介紹面臨時代變局。
這一年,美國在非洲動作頻繁。俄烏沖突,美國拉攏非洲選邊站隊,希望非洲譴責俄羅斯;這一年,美國國務卿、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等高官密集訪問非洲;這一年,時隔八年的第二屆美非峰會舉辦……美國對非洲的承諾看起來很美好,能夠持續下去嗎?
遲到的美非峰會“口惠而實不至”
2022年12月,第二屆美非峰會在華盛頓召開。在本次峰會上,美非簽署150億美元合同;拜登政府提出建立21世紀非洲安全伙伴關系,計劃三年拿出1億美元試行項目,用于應對非洲的安全挑戰。
美國承諾的這些真的能夠兌現嗎?不妨讓我們看看八年前的第一屆美非峰會美國的承諾與行動。
2014年,第一屆美非峰會舉行。美國曾承諾向非盟提供1.1億美元用于支持維和行動,向非洲投資370億美元??扇缃?,這些承諾都成了口頭支票。以“電力非洲”計劃為例,2013年6月,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訪問南非時宣布了這一計劃,聲稱要讓“非洲目前還黑暗的地方被電燈照亮”。但截至2020年底,實際發電量還不到承諾的四分之一。2022年12月7日,南非國家電力公司宣布,即日起南非進入六級限電狀態。
可即使是空頭支票,也沒那么好拿。附帶諸多政治條件、隨時以人權問題干涉他國內政......本次峰會上,雖然長期遭受美國非法制裁的津巴布韋派出外長出席活動,但就在峰會召開前夕,美國還對津巴布韋總統姆南加古瓦的兒子實施制裁;布基納法索、馬里長期遭受安全威脅,卻被排除在峰會邀請名單之外。
美國對非政策忽冷忽熱
美國對非長期忽視,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。
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不僅任內從未到訪非洲,甚至在2018年初的一次內部會議上將非洲諸國稱為“糞坑國家”。
拜登政府上臺后,美國的對非外交顯著升溫,國務卿布林肯已經兩次訪問非洲,今年7月,還舉行了美非工商峰會。但是有專家表示,這無非是看中了非洲的人口、資源、市場,以及在國際政治上希望能左右非洲國家立場,迫使其選邊站隊。
今年8月,布林肯第二次訪問非洲時,雖然公開喊話“不會對非洲的選擇發號施令”,但梳理布林肯的非洲之行,關鍵詞之一可謂是“指手畫腳”。在南非,他批評俄羅斯“入侵”烏克蘭;在剛果(金),美國宣布投入資金,用于加強所謂的“選舉透明度和選舉管理”,介入明年舉行的剛果(金)大選。
有專家表示,布林肯的訪非時機就在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剛剛結束非洲行程之后,難免不讓人聯想其真正目的是拉幫結派,孤立俄羅斯,非洲只不過是美國維護其全球霸權的工具。
美非關系出現“信任赤字”
長期以來,美國對非洲的歧視和忽視引發了非洲的不滿?!敖處煚敗笔降闹甘之嬆_,缺乏平等和尊重。就連非盟輪值主席、塞內加爾總統薩勒在出席美非峰會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,美非峰會成功的前提是愿意和非洲合作。
長期以來,美國對非洲大陸事務的干涉,加劇了該地區的長期沖突。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將非洲定性為“關鍵地緣政治參與者”,美國對非洲和平與繁榮的承諾不禁讓人懷疑。
美非峰會是否能給非洲帶來任何實質性利益?有專家表示,華盛頓似乎堅決要把整個世界變成地緣政治競技場。但非洲領導人,正如最近所證明的那樣,有能力辨別通往他們未來命運的正確道路,盡管西方一直低估、忽視甚至否認這一點。
長期以來,非洲早已經厭倦了在不平等關系中充當美國的“工具人”。無論是在應對疫情,還是解決氣候變化等諸多問題上,美國總是承諾得天花亂墜,實施得雷聲大雨點小,明明白白地口惠而實不至。美國歷屆政府的對非政策更是忽冷忽熱,一切以滿足美國利益為先,現在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做派,拜登政府強調所謂的“平等的伙伴關系”,看上去很美,實際效果呢?著實令人懷疑。
版權和免責申明
凡注有"浙江在線"或電頭為"浙江在線"的稿件,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浙江在線",并保留"浙江在線"的電頭。